2006/06/26

講清楚,說明白

在阿麵過去待過的公司裡,很少老闆會花時間跟阿麵解釋公司的政策。大部分的狀況是,當高階主管決定公司的方向、政策後,和阿麵相同的員工只會接到像是這樣的訊息:「從今天起,我們開始進行 OO 政策,請大家配合。」當然,上有政策下有對策,如果 OO 政策對大家有益,我們就會乖乖執行;如果政策怪怪的,或對大家有不良的影響,那,就看我們的對策啦。

實際上,在推行 TOC 時,高德拉特博士很強調推行政策對員工的說明。尤其,在說明未來要如何推行新政策前,還要一步步告訴大家為什麼要這樣做,就像高德拉特博士上課時的說明方式(未來若有空,可以跟大家分享 TOC 的問題解釋步驟)。

老闆只要把未來要推行的政策告訴大家就好了,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地說明如此做的原因呢?答案很簡單,因為慣性

舉例來說,如果在一個員工閒下來就會被罵的公司中,老闆突然說:從明天開始,我們採用TOC的作法,除了瓶頸部門外,其他部門等接到工作再努力,沒接到工作就不用做事。

在 TOC 中這個做法是對的。但,員工聽到這樣的新作法後,標準反應會是:老闆的腦袋短路、燒掉了。甭說,「政令宣導」的隔天,每個員工還是會「看起來很忙」,絕對不會有人願意、也不會有人敢閑著。

雖說,透過 TOC 的方法論解決問題時,常常在找到答案的同時會說「這是常識啊」。但,對於已經習慣舊有作法的人員來說,即便新作法是「常識」,但真正在推行時,衝擊還是十分的大。與其得到員工的反對、抗拒,還不如透過 TOC 的三個步驟:要改變什麼、要變成什麼、以及
要怎麼改變,對每個員工說明,並讓他們了解這樣做的來龍去脈。

所以,要推行 TOC,還是別忘了,講清楚、說明白。

2006/06/18

生產力 100% 的迷思

在軟體業裡有句名言:上班打卡制,下班責任制。阿麵的公司也不例外。上班的時候,雖然不像大陸的工廠一樣,盯著人一定要在位置上不能亂跑,但,如果離開座位太久,阿麵的老闆就會開始問:人呢?去哪了呢?好像僱來的人,一定要不停的工作、努力的工作,絕對不能偷懶、打混。

說實話,雖然阿麵覺得這樣子很不人性,但開始帶人時,也覺得,既然人都花成本來請了,能夠用多少,就用多少。放在那裡什麼事情都不做,就叫空轉。反正,不用白不用,對吧...

不過,自從阿麵開始研究 TOC,就發現,有空轉的人是正常的。雖然理論上,我們可以計算每個人的產能,然後透過分配,讓每個人都不停的運作,但在實務上,莫非 (Murphy) 是存在的,只要莫非出擊,生產就會受到影響。

假設有一個資源可以 100% 運作,為了保護這個資源不會因為莫非的出現而受到影響,生產鏈之前的資源必須加入保護用的產能 (protective capacity)。有了這些保護產能,一旦莫非出現,讓之前某個資源停止運作,當莫非離開時,這個資源就可以藉由多出來的產能,追上原來應該生產、但被延遲的產出。

因此,在這個狀況下,幾乎所有的資源,都要有保護用的產能,以防莫非出現,造成無法彌補的延遲。

如果保護用的產能也拿來生產,讓大家都可以有 100% 的生產力,會發生什麼事情呢?很簡單,有保護產能的資源,可以生產一堆的東西,但原來那個可以 100% 運作的資源,就沒有辦法消化堆積在前面的庫存,然後... 庫存越來越高,投入的資源越來越多,到最後,公司只有破產一途!

所以,讓人發呆、暫時不動,未必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;相反的,如果瓶頸沒有受到影響,讓非瓶頸暫停一下,又有什麼關係呢?

2006/06/16

用衝突圖處理衝突 (I)

在 TOC 中,有一個解決衝突的好幫手,就是衝突圖 (Evaporating Clouds)。在高德拉特博士的著作中,常常看到書中人物利用衝突圖化解歧見、找出雙贏解。實際上,阿麵剛開始和朋友一起研究 TOC 時,就用過衝突圖解決問題。

還記得那天阿麵和朋友們準備讀書會要簡報的內容,而這次讀書會的主題剛好就是介紹衝突圖。與會人員都同意只講理論是不夠的,要準備一個範例讓大家練習,才能加深印象。但在討論範例的進行方式時,大家碰到一個問題:衝突圖的題目要怎麼準備呢?這時,出現了兩種聲音。

第一種聲音是,因為衝突圖中,要分析背後的假設,所以最好是讓練習的人自己想題目,才會有感覺;第二種聲音是,因為怕有人想不出問題,拖延到練習的時間,所以最好是由報告的人準備制式的題目

結果,衝突就發生了。一邊說,使用制式題目,若題目不好,也沒有效果;另一邊說,到時候若想不出題目,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。說著說著,大家的火氣就上來了,講話的聲音也越來越高。

就在這個時候,有個成員說:既然這樣,我們乾脆用衝突圖處理看看囉!這句話打醒了大家。是啊,既然在研究衝突圖的時候發生衝突,就用衝突圖來解決衝突吧!

沒多久,製作衝突圖的第一步 -- 畫出衝突,就做好了。

緊接著,雙方開始「各自表述」,逐一檢視衝突圖中每個箭頭後面的假設找出來。

正當我們開始進行第三步 -- 檢視每個假設是否合理時,突然有個成員指著「閃電」說:奇怪,難道「自己設定題目」和「設定制式問題」是衝突的嗎?我們難道不能讓這件事情同時進行嗎?仔細想想,沒人說這兩件事情是互斥的啊,是我們讓它變成互斥的。

最後,大家達成協議,在 20 分鐘的練習中,我們給大家 5 分鐘的時間思考自己的題目;若想不到,我們會公佈準備好的制式題目,請沒想到題目的成員做制式題目。這個解決方法,不但可以讓找到問題的人練習解決切身的問題,也不會讓找不到問題的人在思考問題時花費太多時間。

在這次的事件中,阿麵看到,看起來是衝突的事情,有時候,也未必是衝突的呢

2006/06/13

寫不完的手冊

阿麵在公司裡扮演了多重角色,常常在救火模式和工作模式切換。有一天,老板娘安慰阿麵說,別這樣覺得辛苦,要覺得驕傲,因為一個人要有能力,才能一次做多件事情。此外,一次處理多件事情,如果 A 做煩了,就可以改做 B ,然後再做 C 換個心情。這樣,才不會無聊。阿麵聽了老闆娘的解釋,也覺得這樣的講法是對的。

直到有一天,公司產品推出了新版本,撰寫手冊的工作落在阿麵身上;手冊還沒處理好,老闆娘又把阿麵調到某個專案裡救火。從此之後,阿麵身上就綁著平常要做的工作、救火,以及寫手冊,事情很多、但好像都做不完。

那段時間的阿麵,疲於奔命地到處救火,早把寫手冊放到最低優先度的工作。即便在週會裡,老闆娘不時提醒阿麵還有手冊沒寫,還要阿麵排出寫手冊的 schedule,但,哪有時間啊?

好不容易,所有的事情都忙完了。阿麵回到寫手冊的工作,並在兩星期內,完成了三本手冊。

只可惜,沒多久新版的產品又推出了。阿麵再度回到寫手冊的地獄裡,好不容易等到產品手冊的客戶,又得繼續等待新版的手冊。

在 TOC 的關鍵鏈理論中,這稱為「多工處理 (multi-tasking)」。在小公司裡,這種事情幾乎天天都會發生,看起來也沒錯。

只是,原本各需 9 天完成的 A、B、C 三件事,若依序完成,可以在開工後 9 天、18 天、和 27 天完成;但若 A、B、C 以多工處理方式,分兩次、每次 4.5 天輪流做,就要 18 天、22.5 天、和 28 天完成。對 C 來說沒差,但對於 A 和 B,就會造成延遲了。

如果考慮工作轉換的成本,如果把工作切得更細、輪流得更頻繁,那麼,連 C 都會延遲了。

multitasking 的影響

以阿麵寫手冊的故事來看,如果阿麵可以多花兩個星期完成手冊,雖然其他事情可能會被延兩個星期,但客戶不需要多等兩個月,就可以拿到產品手冊。

當然,阿麵不是說不可以進行多工作業、不可以插單,工作也有優先順序要考量。只是,插單前請先三思,因為在專案裡,許多預留的緩衝,就這樣莫名奇妙地消失了。阿麵的手冊就是因為插單,似乎永遠也寫不完。

2006/06/08

瓶頸瓶頸,Where Are You?

在限制理論中,「找出瓶頸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因為瓶頸會成為整個生產線上「發號施令」的部門,而且公司的策略、方向,都會從瓶頸考慮。根據 Goldratt 博士的經驗,一家公司中,只會有一、兩個瓶頸,而找出瓶頸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問生產線的人:東西都堆在哪個部門裡?

但是,在阿麵的公司中,似乎每個地方都是瓶頸,業務、專案服務、研發、教育訓練... 似乎所有的工作都卡在每個部門,每個部門看起來都是瓶頸。有哪個部門的人很輕鬆嗎?沒有耶,到處在忙,到處在救火,每個人的事情都做不完,叫苦連天。不是說,瓶頸只有一、兩個嗎?怎麼在阿麵的公司裡,到處都是瓶頸呢?

實際上,在良好的管理下,瓶頸是不會亂跑的。Goldratt 說,如果瓶頸會跑來跑去,大概只有兩個原因:

  • 公司以批次的方式進行生產。這時候,就會像「蟒蛇吞下一隻大象,看著大象在蛇肚子移動」般,只要批次工作跑到哪個部門,那個部門立刻就變成瓶頸。
  • 習慣讓員工永遠保持忙碌。老闆看到瓶頸出現後,就從其他部門調人到瓶頸部門,紓解瓶頸部門的壓力。這時,瓶頸部門會變成非瓶頸部門,而被調人的部門馬上變成瓶頸部門候選人。

看看阿麵的公司,大家都被調來調去,忙著協助其他部門的工作。如果 coder 做不完,就找 RD 人員幫忙;如果 presale 抽不出身,就找 PM 協助業務;如果沒有 PM,就找個 coder 帶案子;如果找不到產品安裝人員,QA 就要協助。在這個狀況下,即便阿麵公司裡真的有個瓶頸(阿麵相信,一定有個瓶頸),在這樣支援來、支援去的狀況下,瓶頸一定跑來跑去,所有的部門都覺得自己的人不夠。

講到這哩,阿麵的老闆娘有話要說:這就是彼此互相支援啊,而且我們沒有多餘的資金養冗員!可是,當瓶頸被模糊時,我們又怎麼知道哪個部門的人力足夠,哪個部門是真正的瓶頸?可別忘了,瓶頸是發號施令的部門,也是公司調整生產方向的依據啊。瓶頸,可是重要的部門呢 (未來有空,再聊這塊吧)。

看這跳來跳去的瓶頸,身為瓶頸部門之一的阿麵只能希望,目前喘不過氣的瓶頸同事們,大家辛苦了!

2006/06/07

會虧本嗎?

這星期起,一個剛來的部門同事被丟到專案裡 (雖然他不應該負責專案)。我們可愛的老闆娘只要逮到時間,就會跟阿麵說「阿麵啊,這個人在案子裡只有 40 個人日,所以他一定要在 40 個人天內做完,不然我們就會虧本囉!」緊接著,老闆娘努力的跟阿麵解釋,如果超過 40 人天,對於成本的影響有多大,會如何的讓公司虧本...

阿麵並不打算在此討論成本會計、或專案成本的計算控管。但,如果真的沒有在40人日完成,真的會造成虧本嗎?

在TOC的理論中,評估生產時,只集中檢視下面三個重點:

  • Throughput:產品售價減去原料成本。Throughput愈高,愈好
  • Inventory:從原料到產品間產生的「半成品」。Inventory是可以變成成品的。Inventory愈低,愈好,但不能是 0,不然會導致其他問題
  • Operating Expense:營運成本。只要公司開門營業,就要付出的成本。Operating Expense愈低,愈好

在軟體業,阿麵覺得,專案談的錢,就是Throughput(因為軟體沒有"原料成本"。除非聘工讀生,只做這個案子就好,這樣工讀生的薪水就會變成原料成本),公司的薪水管銷,包括程式設計師的薪資,都算是Operating Expense。

根據這樣的定義,怎麼會有虧本的狀況呢?因為,沒有"原料成本"、只有"營運成本",而不管這個案子什麼時候做完、甚至那個同事有沒有案子做,都有營運成本的支出啊。如果不是做完這個案子,就開除這個同事,Throughtput和Operating Expense都是固定的啊。

也許有人說,這個案子在20人日做完,會比用40人日做完來的好。但這個前提是,如果當他做完這個案子馬上就要進入其他的案子;或是,他是整個"專案生產線"的"瓶頸",那,20人日做完真的會比40人日做完好,因為早點作完,就可以早點進行其他專案,藉此可以提高Throughput。

不過依目前狀況來看,這個案子做完後沒有其他的案子,那20人日做完,和40人日做完,又有什麼差別呢?老闆娘又不能說,如果可以在20人日做完、而非40人日,這樣可以少給20人日的薪水,降低Operating Expense!

所以,要阿麵同事趕緊把案子做完,應該不是"這樣會讓公司虧本",而應該是為了要"提高Throughput"吧。

2006/06/02

TOC 限制理論的部落格

研究 TOC 一段時間了,越來越覺得這個理論很有趣。未來很希望可以往這個方向發展,但,還是要先充實自己的能力。

在這,阿麵就分享一些自己從限制理論中學到的東西吧。如果有機會,也希望可以跟有興趣的朋友討論。